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分析我院治疗的12例巨大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评估其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12例患者均为继发孔型ASD,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36.3±10.6)岁,超声测量ASD缺损直径平均为(33.1±4.5)mm.4例患者心房顶部残端<3 mm或边缘菲薄,3例患者主动脉部位的残端<3 mm或缺如;肺动脉平均压力(36.2±13.1)mm Hg,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7例;心脏显著扩大者6例.均应用国产封堵器,封堵器直径36~42 mm.术后1周、3、6、12个月行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随访.结果:12例患者均采用右上肺静脉释放法,10例手术成功,2例缺损直径>40 mm者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为83.3%.2例患者术后超声检查显示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残余分流消失.1例心房顶部残端<3 mm患者术后1 d封堵器脱落,行急诊外科手术.术后3个月~6年的随访中,5例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3个月内肺动脉压力均显著下降,6例心脏显著扩大者心脏均明显缩小.所有患者均无房水平的分流,未发现栓塞性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传导系统异常、偏头痛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结论: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但应该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后监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