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 >碱烧伤诱导兔部分性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模型

碱烧伤诱导兔部分性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模型

             

摘要

目的:探讨诱导兔部分性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limbal stem cell deficiency,LSCD)动物模型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分别采用C57小鼠和新西兰白兔制作完全性和部分性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动物模型.小鼠(n=30)采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浸泡的滤纸片(直径3mm)置于左眼中央角膜表面30s,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白兔(n=19)切除瞬膜(第三眼睑)后,采用1mol/L氢氧化钾溶液浸泡的滤纸片(直径5mm)置于左眼颞上方角膜表面30s,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烧伤眼术后采用0.5%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烧伤前、烧伤后第1、2、4wk,2mo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摄像,记录角膜溃疡、穿孔等并发症.术后2mo采用印迹细胞学检测角膜杯状细胞分布,根据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所见和角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判断LSCD严重程度.术后2mo处死动物,角结膜切片观察角膜新生血管、杯状细胞分布.意外死亡动物不计入总数,计算并比较完全性LSCD和部分性LSCD的模型诱导成功率.结果:30只小鼠中6只意外死亡,2只于烧伤后出现角膜穿孔,其余22只发生完全性LSCD,诱导成功率92%,烧伤后2mo小鼠角膜可见新生血管广泛分布于角膜浅层及深基质层,病理切片可见角膜新生血管.19只白兔,7只意外死亡,其余12只发生不同程度LSCD(部分性LSCD,平均累及1.17±0.39个象限),未发生角膜穿孔情况,诱导成功率100%(P=0.543).正常角膜区域无杯状细胞,LSCD区域角膜上皮印迹细胞学PAS染色可见杯状细胞,平均密度58.60±12.58个细胞/HP.结论:中央角膜碱烧伤可以诱导产生完全性LSCD,部分动物会因为角膜溃疡穿孔而导致模型诱导失败,LSCD往往比较严重,且合并深层角膜新生血管.颞上方角膜碱烧伤可以诱导产生部分性LSCD,合并较少的角膜病变,角膜新生血管位于浅层.

著录项

  •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2019年第5期|734-739|共6页
  • 作者单位

    443000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43000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430030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失代偿; 碱烧伤 ;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