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分析

中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中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01/2018-01在我院行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患者30例60眼,按照术前屈光度分为中度近视组(<-6.00D),高度近视组(-6.00~-10.00D)和超高度近视组(>-10.00D),分析手术前后患者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CCT、眼压、眼轴、术后残余角膜基质厚度情况.结果:本组屈光回退率为8.6%(60/700眼).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6mo屈光回退量分别为:1.31±0.15、1.76±0.23、2.53±0.35D(P<0.05).三组患者屈光度:术后6mo(-0.82±0.21、-1.03±0.27、-1.57±0.52D)与术前(-4.87±0.97、-7.46±1.03、-10.32±2.01D),术后1mo(+0.49±0.22、+0.73±0.17、+0.95±0.15D)均有差异(P<0.05).三组CCT:术后6mo(499.80±33.78、458.89±36.93、451.93±24.52μm)较术前(523.80±23.00、527.24±25.47、525.80±22.36μm)减少(P<0.05),较术后1mo(487.92±38.13、440.65±33.92、429.35±20.14μm)增加.三组患者术后6mo眼轴(25.25±0.30、26.52±0.62、28.63±0.21mm)与术前(25.13±0.54、26.13±0.54、28.03±1.04mm)比较无差异(P>0.05),但三组间两两比较有差异(P<0.05).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剩余角膜基质厚度分别为332.27±21.87、292.71±22.71、273.38±20.99μm(P<0.05).三组患者术后6mo角膜曲率、眼压无差异(P>0.05).结论: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与术前屈光度有关.高度近视和超高度近视可能因眼轴进行性增长发生屈光回退,中度近视可能因术后基质修复引起角膜厚度增加和角膜曲率变化发生屈光回退.

著录项

  •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2019年第4期|614-618|共5页
  • 作者

    高晶; 孙熠; 温誗; 裴澄;

  • 作者单位

    710061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730050 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眼科;

    710061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710061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 屈光回退; 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