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感染.炎症.修复 》 >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为选择正确的创面抗感染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性病例回顾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国17家医院中因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治疗患者的住院病历中有关细菌病原学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其规律。结果:共有1 488 201个病案被纳入观察对象,从中获得符合入选标准的2 513例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 d~96岁,中位年龄58岁。660个病案记录了细菌培养结果,1 853个病案无记录,144个记录显示培养结果为阴性,4个记录无法进行分类。记录革兰阴性杆菌36种,347株;革兰阳性球菌17种,265株;革兰阳性杆菌5种,7株;革兰阴性球菌1种,4株;真菌7种,42株;共计可分类阳性记录66种,6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阴性球菌少见。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真菌。结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特征复杂,提示在创面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并重视对创面的细菌培养,这样才能给予针对性强的抗生素或其他方式治疗,从而避免抗生素的联用及滥用,降低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耐药性,以及抗生素过度使用而导致的医药费用的额外增加。

著录项

  • 来源
    《感染.炎症.修复 》 |201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三○六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州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州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糖尿病足诊治中心;

    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整形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整形科;

    兰州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溃疡 ;
  • 关键词

    创面; 难愈合; 慢性; 体表; 病原微生物; 中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