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植保 》 >二化螟虫伤株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二化螟虫伤株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摘要

@@我市是鄂东地区水稻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水稻面积在2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遭受二化螟危害造成虫伤株较为突出,从而减产2~5成。根据多年来的观察和调查研究,现将二化螟虫伤株对水稻产量影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rnrn1 二化螟虫伤株的形成及原因rn1.1 二化螟虫伤株的形成rn 二化螟通常在迟熟早稻后三田(2代)、中杂再生田(3、4重叠代)、中稻(3代)及迟熟晚杂田(混合代)危害。其造成虫伤株的入侵部位较高。经调查发现,主要是从稻秆上部第二节位咬一小孔侵入居多,也有在第三节位侵入的,顺着茎腔内边蛀食边往下爬,并在距田面约3~8 cm高处咬一羽化孔,留下茎秆表皮掩盖着,然后在茎内化蛹或越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