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公路与汽运》 >不同处置措施下湿陷性黄土路基渗透变形分析

不同处置措施下湿陷性黄土路基渗透变形分析

         

摘要

针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灰土挤密桩和灰土地下水防渗墙处置的防渗效果.结果表明,灰土地下防渗墙(灰:土=3:7)的防渗效果优于灰土挤密桩(灰:土=3:7,桩间距2.5d),灰土挤密桩的防渗效果与桩间距有关,但减小桩间距会增加工程造价;黄土路基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水分的渗入相对滞后;黄土路基的沉降变形分为2个阶段,前期主要由上部荷载及土体自重作用引起,后期主要由黄土湿陷性引起;受防渗效果的影响,灰土防渗墙处置时的沉降变形最小,灰土挤密桩的沉降变形居中,未处置黄土路基的沉降变形最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