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植物》 >羊柴叶形态结构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

羊柴叶形态结构的地域分异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

             

摘要

cqvip:为探讨沙旱生植物的形态及组织结构对地域分异的响应,揭示植物形态、结构的地域分异规律。该研究以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及毛乌素沙地的羊柴(Hedysarum laeve)为对象,采用野外测量、石蜡切片技术及叶片解离技术,观察、分析了羊柴叶片形态及组织结构的地域分异特征,并就其形态、结构与生态因子间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羊柴叶片在形态上表现为变小、变厚,侧生小叶变长、变宽;在结构上表现为单位面积气孔数量减少,上、下表皮细胞变厚,栅栏组织越发达,栅栏细胞排列紧密,主脉维管束直径变大,疏导能力加强。(2)羊柴叶肉中存在大量的异细胞,具有抵御干旱及贮藏等功能,是对干旱环境长期适应的体现。(3)生长季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及年均蒸发量是形成羊柴小叶形态、结构地域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植物对地域分异的响应不仅体现在外部形态上,在组织结构上同样产生相应的分异特征,而水热条件则是产生分异的主要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