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植物》 >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研究

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研究

         

摘要

为了简化甘蔗组织培养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该文以甘蔗品种GT44和B9无根试管苗为材料,先经叶片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然后炼苗24 h,接着把处理后的试验苗移植于沙土混合栽培基质中,研究其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完成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过程;同时比较了无根试管苗和有根试管苗的移栽存活率和生长情况.试管苗生根率调查时间为试管苗移植后第3天开始至第10天结束,成活率的调查时间为试管苗移植后的第30天.结果表明:经吲哚丁酸(IBA)和ABT2号生根粉处理的无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6.3%和97.7%,接近传统生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且其单株试管苗生根成本为传统生根方法的1/28.甘蔗品种GT44和B9试管苗首次出现可见根的时间均发生在试管苗移栽后的第4天.试管苗根的再生可以在有菌的沙土基质栽培和日光温室条件下完成,而不需要在无菌的MS生根培养基和培养室中进行生根;基因型和试管苗素质是影响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的关键因素;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技术比传统试管苗培养基生根技术拥有更多优势,且操作简单、程序简化、生根率和成活率高、省工、节省能源和生产成本、效率高,替代传统的试管苗生根技术,应用于商业化生产.

著录项

  • 来源
    《广西植物》 |2018年第10期|1298-1309|共12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广西糖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宁 530002;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所;

    南宁 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南宁 530007;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甘蔗研究中心;

    南宁 53000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植物生理学;
  • 关键词

    甘蔗试管苗;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叶片导入; 沙土基质; 光合自养生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