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林业科技》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景观水质保持的影响

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景观水质保持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景观水质的保持效应,为生态水景植物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选取24种水湿生木本植物及12种水生草本植物,根据植物配置原理设计9种复层水景植物配置模式处理,并以无植物配置为对照,通过设置水箱试验样地,检测pH、浊度、TN、NH4+-N、TP和CODCr6项水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复层植物配置对水质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持效果.T1处理(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方枝蒲桃Syzygium tephrode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对CODCr的降解能力最强,T3处理(蒲桃Syzygium jambos-风箱树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苦草)对降低浊度、NH4+-N浓度的效果最为显著,T6(木棉Bombax ceiba+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水团花Adina pilulifera+朱砂根Ardisia crenata-薄荷Mentha haplocalyx+圆叶节节菜Rotala rotundifoli)对TN、TP净化效果最好,较对照分别下降了94.1%、96.3%、65.6%、58.2%、83.9%;T8处理(香港算盘子Glochidion zeylanicum-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鸢尾Iris tectorum+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苦草、)对上述6项水质指标均有良好的降低作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pH、浊度、TN、NH4+-N、TP及CODCr较对照分别下降了23.1%、67.2%、47.4%、39.8%、78.7%、50.0%.综合景观效果、植物生长状况及各项水质指标,香港算盘子-石菖蒲+鸢尾+香菇草-苦草复层植物配置(T8)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微污染水体净化和水质保持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35-43|共9页
  • 作者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广东省高校土地复垦植被景观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22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其他;
  • 关键词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复层水景; 植物配置; 水质保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