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政府法制》 >古代的举报制度

古代的举报制度

         

摘要

<正>举报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且有多种形式: 设置"诽谤木"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举报形式之一。据《史 记·孝文纪》二年追记,远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立进善 之旌、诽谤之木,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诽谤"的原义是指议论 是非、指责过失,类似现在的提意见等。在尧舜时代,人们在交通 要道上埋设立柱,作为辨认道路的标志,即路标。除这个作用外, 人们还可以在木桩上刻写意见,因此,称为"诽谤木"。到了晋代, "诽谤木"又称为"华表木",华表木顶端用横木与之相交,竖于交 通要道,还叫表木。诽谤木之制,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在诽谤 木旁设一木函(即匣)。《梁书》卷二载:老百姓给官府提意见,可 以"投谤木函"。这种用木头做的匣子,很类似我们今天的意见 箱、举报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