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论评》 >伏牛山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控制

伏牛山推覆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控制

             

摘要

伏牛山推覆构造是秦岭造山带中一条重要的构造带,特征明显,分带性清楚。锋带为前冲型或褶皱型,西段由褶皱紧密的陶湾群黑云母大理岩构成,东段为栾川群和部分三叠系,由北向南推覆在宽坪群和上白垩统之上。洛南—栾川断裂带为前锋与中带的界线。中带在栾川地区较为典型,表现为双重构造型式,伏牛山一带几乎全被根带向南掩盖。竹园沟—祖师庙断裂带为中带与根带的分界线。根带岩石形成较深,上升强烈,符合经典的推覆构造模式。伏牛山推覆构造最终形成在燕山期末—喜马拉雅期初,后展式扩展,是扬子板块向北持续俯冲挤压,华北地块向南作巨型陆内俯冲的产物,也是不同时期,相同性质构造叠加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