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论评》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油特征及油源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延长组7段致密油特征及油源分析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长7段)半深湖—深湖相优质油源岩是油气的重要来源,包括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作为盆地重要的供烃源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明确不同烃源岩的贡献及油气来源,通过对庆城地区长7段致密油特征进行分析,对原油进行精细划分,并对源岩有效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油源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庆城地区长7段黑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均对油气成藏有贡献,其中黑色页岩贡献最大,长73段暗色泥岩次之,长7_(2)和长7_(1)段暗色泥岩贡献较小;原油为低密度、中—低黏度和低凝固点的轻质油。根据生标物特征将原油划分为3类,A类原油具有低C_(30)重排藿烷/C_(29)藿烷、低C_(29)Ts/C_(29)藿烷、低Ts/Tm的特征,由黑色页岩贡献,主要分布于长7_(1)段;C类原油具有高C_(30)重排藿烷/C_(29)藿烷、高C_(29)Ts/C_(29)藿烷、高Ts/Tm的特征,主要由暗色泥岩贡献,数量较少且分布局限;B类油各项生标物参数均居中,为A、C类原油的混合,主要分布于长7_(2)段。由于黑色页岩生烃时间比暗色泥岩早,且原油黏度和密度更低,因此黑色页岩先生成低黏度A类原油易于向长7_(2)和长7_(1)段运移,而暗色泥岩后生成的C类原油主要近源富集与A类油混合分布于长7_(2)段,从而形成的A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_(1)段,B类油主要分布于长7_(2)段,而C类油分布局限的格局。这对下一步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