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金融 》 >必须加强对储蓄的宏观管理

必须加强对储蓄的宏观管理

             

摘要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专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在自求平衡的情况下,储蓄存款已成为专业银行发放贷款、支持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各家银行为了更多地吸收储蓄存款,于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由于宏观管理不力,竞争机制不健全,随之引发出诸多不利于储蓄事业健康发展的弊端。这些弊端的存在,大大地阻碍着银行自身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储蓄的宏观管理,方是解决弊端的关键。一、“七五”时期我省储蓄发展的状况及存在问题“七五”期间,我省储蓄事业发展迅猛,它对稳定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市场、稳定社会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止1990年底,我省工、农、建、中四家专业银行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42.93亿元,五年增加3.5倍。从事储蓄工作的干部职工约达15000人,其中合同制储蓄代办员近4500人,占30%,现有储蓄网点3431个,五年期间增加1695个,平均每8706人就有一个储蓄网点,密度大的县、市,每2600人就有一个网点,有的群众风趣地说:“现在的银行比米店还多”。事实上的确是偏多了些,且效益不太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不上20万余额的所约达300个。这些所成本支出较大,实际效益却很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