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福建艺术》 >从《青蛙记》到《荷塘蛙声》

从《青蛙记》到《荷塘蛙声》

         

摘要

郑怀兴先生的《青蛙记》成稿于1986年,之后二十五年未曾搬上舞台。而最近短短两年之内,它却迅速有了三个不同的版本,这不得不说是另外一种戏剧性的呈现。当然,在中外戏剧史上,这种现象俯拾皆是。正如郑怀兴自己所言,“时间老人是无情的,公正的,古今中外多少显赫一时的作品被他宣判为文化垃圾……而有些原本默默无闻的作品却得到时间老人的宠幸,成了传世之作。”在我看来,一个能够得以被时间老人宠幸的剧本必然有它持续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涂抹上新的意义,这就是艺术与思想的普世性。

著录项

  • 来源
    《福建艺术》 |2013年第1期|37|共1页
  • 作者

    林清华;

  • 作者单位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