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法语学习》 >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中的“个人”观念

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中的“个人”观念

         

摘要

作为新词的''''个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使用,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个人''''观念时,似乎无可避免地将其带入集体、进步以及线性历史观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发表在一所民国私立大学——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上的两篇重要文章出发,界定该刊对西方''''个人''''观念的理解。北京中法大学的校刊致力于向中国公众介绍法国文学,编者对人的主观心灵世界给予了广泛关注。法国文化使国人向往,并不仅仅因为其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同时也在于它对人的内在世界的探索。中法大学的知识分子们在文化传播中强调个体性,并将其视为创作的基础。他们重审了''''个人''''观念,努力证明文学上发展个人主义的必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