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林业世界 》 >东北不同天然分布区黄檗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东北不同天然分布区黄檗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摘要

植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障。黄檗是东北天然红松林中重要的伴生树种,因其经济价值较高,导致野外资源破坏严重。本文按照纬度梯度选取东北天然林中黄檗资源分布的9个地点:黑河、鹤岗、虎林、苇河、安图、大兴沟、露水河、凤城和新宾。对9个研究地点进行样地设置,对样地中的植物进行调查,记录每个样地各种植物名称和株数,计算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及Pielou均匀度指数(E)。结果显示,9块样地黄檗群落共有植物312种,分别隶属于68科183属。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露水河,最低的为黑河;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为苇河,最低的为虎林;Pielou指数最高的为苇河,最低的为新宾。不同生长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为: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E)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其中,苇河、安图、凤城和新宾样地内植物群落结构较相似。本研究结果对东北地区黄檗资源野外培育及物种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