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科学》 >中国北方野生雄绒螯蟹成蟹可食率和生化成分分析

中国北方野生雄绒螯蟹成蟹可食率和生化成分分析

         

摘要

比较了2017年10月由我国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采集的质量为80~160 g的野生雄绒螯蟹成蟹的组织系数、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一般化学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群雄体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显著,但3个种群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2)就性腺而言,图们江种群水分含量最高,绥芬河种群脂肪含量最高,辽河种群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高(P<0.05);辽河种群肝胰腺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群,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种群,绥芬河种群肝胰腺中的脂肪含量最高(P<0.05);绥芬河种群肌肉的水分最低,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最低,辽河种群肌肉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低.(3)绥芬河种群雄体性腺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辽河种群的可食组织中n-3/n-6的值最低,图们江种群可食组织n-3/n-6的值最高.综上,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3个种群绒螯蟹野生雄体的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可食部位的常规生化和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科学》 |2021年第1期|20-28|共9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蟹的养殖;
  • 关键词

    绒螯蟹; 北方野生群体; 雄体成蟹; 可食率; 生化成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