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金融经济:下半月》 >从市场主体及有效需求不足角度对信用风险的解释

从市场主体及有效需求不足角度对信用风险的解释

         

摘要

市场上各类主体包括个人、企业、政府等其行为动机都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从历史的经验来讲,信用风险在各类主体上以各种方式产生,这其中当然包括产权、市场波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但是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市场主体对利润的追逐。由于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具有投资扩张的内在冲动,这种冲动会加速经济增长的趋势,在经济增长阶段一切的投资看起来都是有利可图的,市场主体会借助银行信贷这个杠杆来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随着经济增长达到其潜在能力甚至透支了未来的增长,经济长期偏离其内在的趋势,必然会面临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调整会加速进行,整个经济体面临全面的信用风险,而资本密集行业由于其投资量大、杠杆率高,在这样的调整中首当其冲。信贷投放具有顺周期的倾向,是指在经济高涨的阶段信贷的增长会主动、被动的增长,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信贷又会主动、被动的缩减。信贷的被动性,也就是顺周期性来自于外部的需求;信贷的主动性来自于自身对增长速度的控制、对风险的控制。同时,不同的区域,由于其产业结构不同、增速不同,前期信贷投放的结构不同、增速不同,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这些是本文对信用风险形成机制的定性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