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综述)

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综述)

         

摘要

自1887年Hutchinson首次报道砷引起皮肤癌及其与角化过度的关系以来,不少学者和医生对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有资料表明,无论职业或环境污染接触、还是应用含砷制剂发生慢性砷中毒,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本文仅将饮水砷污染引起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作一综述。 一、饮水砷污染的原因 砷在自然界中多以三价或五价的盐类形式存在,其中以砷黄铁矿(FeAsS)、雄黄(As_4S_4)和雌黄(As_2S_3)等硫化物最常见。它们常以混合物形式分布于含有金、银、铜、铅、锌、钴和硒的矿石里。从矿石浸出的砷可污染水源和土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