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经济评论》 >汉族地区乡村人类学研究反观与反思(1877—1980)

汉族地区乡村人类学研究反观与反思(1877—1980)

         

摘要

在19世纪末期,乡村曾经被视为理解中国最好的窗口,传教士、工程师、军人等"局外人"无意中开启了我国汉族地区乡村人类学的先河,传教士高延具有首创之功。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一批年轻的人类学者踏上了人类学研究从异文化迈向本土文化,从"野蛮社会"迈向"文明社会"的征程,一时间精品频出。尽管当时他们的研究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瑕疵,但极大地推动了本土乡村人类学的发展,我国人类学界以乡村人类学为媒介与国际人类学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与交流。1952年后本土人类学研究被迫中断,我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探索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兴趣。乡村人类学是外国学者理解中国及革命的重要窗口,在经世致用的学术情怀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乡村人类学是那时本土人类学者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媒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