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科学 》 >不同纬度地区互花米草生长性状及适应性研究

不同纬度地区互花米草生长性状及适应性研究

             

摘要

互花米草是我国沿海潮间带分布面积最广的入侵植物,研究不同纬度地区间互花米草的生长特征和适应对策有助于揭示该植物对大范围异质生境的入侵适应机制.对我国沿海10个省市26个地区互花米草生长情况的调查发现:1)不同地区间互花米草的株高、节长、基茎、单株地上生物量、种群密度等性状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变化规律与纬度密切相关:随着纬度的升高,互花米草的株高、节长、基茎、单株地上生物量、种群地上生物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而种群密度呈现为先降后升的规律.2)边缘区的互花米草种群密度优势明显:植物个体矮小细密,种群密度最高达到2668株·m-2,是分布区中部的20多倍,较高的种群密度大幅度增加了个体或分株数量,提高了种群生存概率,降低了因种群面积过小带来的种群灭绝风险;分布区中部的互花米草植株个体优势明显:植株种群密度较低,但植株个体高大粗壮,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达到48.81 g,是分布区边缘的30倍;表明中心区和边缘区的互花米草种群分别表现出“表现最大化”和“种群维持”的适应对策.3)温度是影响不同地区间互花米草生长差异的主要因素,降水次之,而pH和盐度影响较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