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学前缘》 >碱性长石在次固相下的微组构重组织:碱性长石-流体相互作用

碱性长石在次固相下的微组构重组织:碱性长石-流体相互作用

             

摘要

辫状微纹长石通过粗化、微孔隙和亚颗粒的形成,最终发展为脉状微纹长石和条纹长石,粗化沿着不规则的前锋从晶体边缘往内部推移和扩展.亚颗粒和微孔隙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碱性长石的反应性和岩石的渗透性.通过沿着晶体边缘的拱状褶边、平行褶边以及褶头的过渡带往整个晶体内的推移和“繁殖”,辫状微纹长石最终改造为脉状微纹长石和条纹长石.水从褶边向晶体内部的扩散促进了褶边的粗化以及过渡带的发展.流体-长石相互作用机制包括:体积扩散、管道扩散、溶解-再沉淀.碱性长石-流体的氧同位素交换机制主要是溶解-再沉淀.碱性长石在次固相下的微组构重组织发生于约475~400℃的温度下,区块性条纹长石的形成温度更低.碱性长石的微组构重组织导致放射成因氩的局部和部分丢失,从而给出年轻的表面年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