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地学前缘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

中国大陆主要变形系统

     

摘要

地壳中的构造变形是已有岩石在地质应力作用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空间位置变化的产物,因而是资源勘查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地质现象.然而,地壳中的构造变形能否像岩石及岩石组合一样,也可以为一个地区的地质历史重建提供约束,在已有文献中没有系统的论述.文中针对这一问题,在系统研究了全球不同地球动力学环境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形系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同时形成的、具有不同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的各种构造变形的集合,并根据其产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将其划分为11种类型.基于这一认识,在系统收集研究了中国大陆已有构造变形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的14个变形系统,探讨了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和构造演化的几个问题.根据与全球典型变形系统的对比,基于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主要变形系统的时空分布,笔者提出:(1)中国东部新生代伸展变形系统的成因主要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动有关;(2)中国东部海域可能隐伏有中生代晚期弧陆碰撞带;(3)中国东部白垩纪地球动力学环境可能类似于现今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4)秦岭山脉南北两侧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挤压构造变形可能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陆缘碰撞的远程响应;(5)敦煌-阿拉善地块在早古生代期间是中国大陆独立的第四大古陆块体;(6)西准噶尔和西天山北部属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北部增生边缘,准噶尔吐哈盆地基底及其以北的东准噶尔和阿尔泰山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古生代增生边缘;(7)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东侧的原黑龙江群是大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古陆古生代增生边缘的向东延伸,不是侏罗纪增生杂岩或早古生代碰撞带的残片;(8)中国北方及邻区古生代至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多次碰撞造山.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变形系统的初步研究,表明变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大陆构造单元划分、构造演化和古地球动力学环境的重建提供重要的约束.

著录项

  • 来源
    《地学前缘》|2014年第3期|226-245|共2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76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构造地质学;
  • 关键词

    变形系统; 地球动力学环境; 中国大陆; 古生代以来; 碰撞造山; 板块俯冲;

  • 入库时间 2022-08-18 08:45:44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