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肿瘤杂志》 >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在咽喉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在咽喉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咽喉癌快速容积旋转调强(RapidArc)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IMRT)的剂量学差异,探讨其特点及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术后放疗的22例咽喉癌患者资料,病理分期为ⅠB~ⅣA期。术后放疗临床高危计划靶区(high-risk 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_(hr))处方剂量为60 Gy/30 F,2 Gy/F,共6周;低危计划靶区(low-risk 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_(lr))处方剂量为54 Gy/30 F,1.8 Gy/F,共6周;100%的处方等剂量线包括95%的靶区体积。两组计划采用统一的放疗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限制标准,具体为:腮腺V30≤50%,口腔平均剂量(mean dose,D_(mean))≤40 Gy,中耳D_(mean)≤30 Gy,下颌骨/下颌关节最大剂量(maximum dose,D_(max))≤63 Gy,脑干D_(max)≤54 Gy,脊髓D_(max)≤45 Gy。由同一高级放疗物理师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RapidArc和dIMRT放疗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其计划靶区和周围OAR的剂量进行记录,并对计划实施治疗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pidArc和dIMRT计划均能达到咽喉癌术后放疗医师给予的处方剂量要求,并通过ArcCHECK计划验证(通过率≥95%)。RapidArc和dIMRT组的D98%、D2%、D50%、D_(mean)、D_(95%)靶区覆盖率、V100%的体积、适形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和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计划的OAR进行比较,脊髓、双侧腮腺、下颌关节、中耳及下颌骨的剂量和受照体积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pidArc组治疗机器跳数低于dIMRT组(1408 MU vs 409 MU,P<0.01值),治疗时间短于dIMRT组(51.35 s vs181.00 s,P<0.01值)。结论在咽喉癌术后放疗中,RapidArc与d IMRT计划均能满足放疗临床剂量要求,在靶区周围OAR的受照量方面相当。RapidArc计划在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上更具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