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

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A)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行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心肌桥(MB)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MB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无收缩压迫组32例、轻度收缩压迫组56例以及重度收缩压迫组72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的壁冠状动脉管腔密度差异(MCA-COD)、冠状动脉腔内强化梯度(TAG)和标化TAG值以及MB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标化TAG、MCA-COD以及MB长度对收缩压迫MB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随着收缩压迫程度增加,患者TAG、标化TAG值逐渐下降,MCA-COD以及MB长度逐渐增大;重度收缩压迫组与轻度收缩压迫组、无收缩压迫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检查MB是否伴有收缩期压迫方面,MCA-COD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标化TAG和MB长度更高,且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伴重度收缩压迫时的诊断价值更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轻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68~0.864);对重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8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99~0.890),相比各指标单独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结论MCA-COD、标化TAG以及MB长度作为基于IRA的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CCTA检查指标,对于评估伴收缩压迫MB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