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患者心理干预在口腔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患者心理干预在口腔治疗中的辅助作用

摘要

牙科焦虑症是指在牙科诊疗过程中,患者发生紧张、恐惧心理,导致其出现敏感性提升、耐受性下降的现象。有的患者甚至由此逃避治疗,以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造成口腔疾患进一步发展。随着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多的医学治疗逐渐转化为一种整体的医学治疗而不是仅仅针对疾病的诊治。在口腔治疗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害怕、敌对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何消除负性心理的影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成为口腔治疗研究的新方向是近些年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采取了多种的心理干预方式,对不同年龄(青少年、老年人)、不同口腔治疗方式(根管治疗、牙周病治疗、正畸、拔牙)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对比于常规的口腔治疗,心理干预的患者普遍有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青少年、老年人这样比较特殊敏感的群体,心理治疗的适当使用可使病患不再恐惧抗拒,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就近年来心理干预在口腔治疗中的作用做一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