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军医杂志》 >不同方式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疗效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不同方式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临床疗效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14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入夹闭组(n=133)与介入组(n=8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合并基础疾病及术前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改良Fish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42/133),高于介入组的17.3%(1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梗死、术前Hunt-Hess分级4~5级是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总体并发症及病死率相对较低等特点;术后脑梗死、术前Hunt-Hess分级4~5级为aSA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