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豆科学》 >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摘要

以高产耐密品种黑农50为材料,在相同密度下,探讨5种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高经济产量,大豆结荚期至鼓粒期必须要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45cm垄上双行"栽培模式叶面积峰值高,持续时间长,群体光合能力较强,"110cm垄上4行"栽培模式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Cond)都为各处理中最高,蒸腾速率(Tr)也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且两者净同化率较高,总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均显著高于"30cm垄上单行",因而二者产量都表现较好。研究还表明产量与地上部干重、气孔导度、叶面积指数、根干重、胞间CO2浓度相关性较大。综合比较同化物积累,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认为大豆的"45cm垄上双行"和"110cm垄上4行"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栽培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