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低氧条件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低氧条件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摘要

背景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但由于DILI诊断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及误诊.青海地处高原,低氧是主要环境特征,本文对我院近6年DILI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拟发现低氧条件下DILI的临床特点.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DIL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海地区近6年收治的247例DILI病例的年龄、性别、民族、饮酒史、可疑肝损伤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内容.结果青海地区引起DILI男女比例为1:1.2,年龄集中在40-59岁(125例,50.61%),前三位药物分别是中药、感冒药及藏药,245例(99.19%)有临床症状,以乏力为主,247例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146例(59.11%),胆汁淤积型51例(20.65%),混合型50例(20.24%).247例患者好转出院232例(93.93%),死亡15例(6.07%).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0.39,P=0.05)、民族(OR=3.13,P=0.01)、初始白蛋白水平(OR=1.01,P=0.01)、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OR=1.51,P=0.01)].结论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年龄大、白蛋白水平低、PT高的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