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 >免疫抑制剂不同用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对照研究

免疫抑制剂不同用法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GO)治疗中应用方法.方法 120例确诊为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GO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口服常规抗甲亢药(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甲状腺片)等,不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B组口服常规抗甲亢药同时接受甲泼尼龙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及环磷酰胺0.2 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d,问隔5~7 d重复用,共3~5个疗程,冲击间歇期未行其他治疗;C组在B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间隔期于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加环磷酰胺50 mg,1次/d;B、C两组冲击结束后肌肉注射二丙酸倍他米松7 mg,第1个月时,间隔15 d用1次,第2个月时,间隔1个月用1次,第3个月后停用.D组:在口服常规抗甲亢药同时接受地塞米松5 mg加环磷酰胺50mg甲状腺内注射,1次/d×10 d,以后改为每周2次×4次,每周1次×4次,每2周1次×2次,每月1次×2次后停用.结果 B、C组治疗前、后突眼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A、D组治疗前、后突眼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B、C、D组平均突眼度减轻(2.0±1.3)mm、(2.1±1.2)mm和(1.0±0.3)mm;B、C、D组分别与A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A、B、C、D组治疗前、后甲状腺体积显著缩小(P值分别为<0.05和<0.01),C、D组甲状腺体积缩小差值分别为(18.7±8.2)mm3和(19.4±9.2)mm3,显著高于A组(4.7±1.2)mm3、B组(7.5±22.2)mm3(P<0.01).A、B、C、D组甲状腺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8±1.3)、(2.6±1.1)、(1.3±0.8)、(1.2±0.7)个月,其中C、D组显著短于A、B组(P<0.01).结论免疫抑制剂静脉冲击联合甲状腺内注射治疗GO、甲状腺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患者较易耐受.联用比单一种用法更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