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 >湘中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密度

湘中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林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含量和密度

             

摘要

以湘中丘陵区的檵木—南烛—白栎灌草丛(LVR)、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LCQ)、马尾松—柯—檵木针阔混交林(PLL)、柯—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LAG)作为1个恢复序列,设置固定样地,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及其密度,分析SON、NH_4^(+)—N、NO_3^(-)—N含量与土壤黏粒、全氮(TN)、有机碳(SOC)、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土层SON、NH_4^(+)—N含量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与LVR相比,LAG、PLL、LCQ 0—40 cm土层SON含量分别增加225.78%,121.22%,54.73%,NH_4^(+)—N分别增加22.10%,14.74%,7.80%;而各土层NO_3^(-)—N含量随植被恢复先下降再增加,LAG各土层NO_3^(-)—N含量最高,LCQ最低;0—40 cm土壤层SON、NH_4^(+)—N密度分别为143.82~528.12,55.73~65.57 kg/hm^(2),与LVR相比,LAG、PLL、LCQ土壤SON密度分别增加267.20%,98.40%,86.30%,NH_4^(+)—N密度分别增加17.70%,7.90%和11.60%;0—40 cm土壤层NO_3^(-)—N密度为22.91~25.87 kg/hm^(2),与LVR相比,LAG增加13.16%;SON、NH_4^(+)—N密度各阶段间的增长速率呈快—慢—快的特征,而NO_3^(-)—N呈慢—慢—快的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对SON、NH_4^(+)—N的影响大于NO_3^(-)—N,表明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N养分积累,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含量和密度,增加土壤N的可利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