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44例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44例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及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我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为孕期两次血小板〈100×10^9/L。结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者最多,占61.1%,其次为合并妊高征者(17.4%)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1.1%);各组之间发生产后出血的量无显著差异;分娩前血小板水平〈50×10^9/L的27例孕产妇中,有8例为经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分娩,其中2例采用全麻,1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7例腰麻,9例腰麻加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未出现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在围分娩期静脉应用地塞米松20mg/d组分娩后血小板水平显著高于10mg/d组(P〈0.05)。结论:在围分娩期静脉应用地塞米松20mg/d,有助于血小板水平的提高。在分娩前孕妇的血小板水平〈20×10^9/L或伴有自发出血倾向,或胎儿血小板水平〈50×10^9/L时,应首选剖宫产分娩,对于分娩前的血小板水平在(20-30)×10^9/L的产妇,可根据胎儿的大小、产妇宫颈bishop评分等选择分娩方式,放宽剖宫产指征。血小板水平〈50×10^9/L时,可在积极治疗血小板减少的前提下采用腰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