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 >34例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34例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高危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GCAA)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预防GCAA的形成及随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KD的患儿共3 191例,其中并发GCAA的患儿34例全部纳入作为研究对象,KD并发中小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CAA)的全部患儿76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CAD)的病例共2 020例,从中随机抽取304例为KD并发CAD组,未并发任何冠脉损害的病例1 061例,从中随机抽取216例为冠脉正常组(Non-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对4组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心脏受累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再对与GCAA发生有关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最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纳入GCAA组患儿34例中,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8±3.8)岁;中小CAA组患儿76例,其中男54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2.8±2.6)岁;CAD组患儿304例,其中男212例,女92例,平均年龄为(2.4±1.9)岁;NCAL组206例,其中男113例,女103例,平均年龄为(3.0±2.2)岁。据本组Pearsonχ2检验结果显示:年龄14 d、白细胞计数≥20.00×109个/L、血红蛋白100 mg/L、血沉>100 mm/h、在病程的第10天以后应用首剂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第1剂2g/kg的IVIG不敏感者、红细胞压积降低与CAA的发生有关(P值均100 mm/h[OR=2.946,95%CI(1.167,7.439),P值=0.022],发热时间>14 d[OR=3.317,95%CI(1.302,8.450),P值=0.012]两者为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热时间>14 d、血沉>100 mm/h是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