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骨散外敷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骨散外敷踝关节扭伤处,第1周每天更换1次药膏,第2周每2 d更换1次,连续外敷2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踝关节扭伤处,每天3次,连续外涂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1 d、3 d、7 d,比较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于治疗2周后,采用Kofoed踝关节评分标准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肿胀、瘀斑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随访结果。骨散外敷组3例、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2例因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或未按时复诊而退出。②肿胀和瘀斑消退时间。骨散外敷组肿胀和瘀斑消退时间均短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6. 69±1. 20) d,(9. 30±1. 36) d,t=-9. 914,P=0. 000;(10. 01±1. 29) d,(12. 52±0. 97) d,t=-10. 714,P=0. 000]。③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1. 466,P=0. 000); 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8. 307,P=0. 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569. 721,P=0. 000); 2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的下降趋势不完全一致[(6. 60±1. 06)分,(3. 51±0. 75)分,(2. 19±0. 74)分,(0. 91±0. 88)分,F=387. 163,P=0. 000;(6. 58±1. 01)分,(4. 15±0. 85)分,(3. 04±0. 80)分,(2. 38±0. 98)分,F=203. 139,P=0. 000];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54,P=0. 957);治疗开始后1 d、3 d、7 d,骨散外敷组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t=-4. 292,P=0. 000; t=-5. 378,P=0. 000; t=-6. 689,P=0. 000)。④综合疗效。治疗2周后,骨散外敷组优35例、良10例、及格2例,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优20例、良19例、及格9例;骨散外敷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Z=-3. 346,P=0. 001)。⑤安全性。骨散外敷组2例患者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消失;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366,P=0. 545)。结论:采用骨散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气滞血瘀证,能缓解踝关节疼痛,消除踝关节肿胀和瘀斑,且并发症少,其疗效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