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摘要

为探究核麦间作模式下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旗叶生理特性的影响,于2016-2017年设置450万株·hm^(-2)(M1)、525万株·hm^(-2)(M2)、600万株·hm^(-2)(M3)、675万株·hm^(-2)(M4)和750万株·hm^(-2)(M5)5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核桃树冠下区和远冠区下冬小麦旗叶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特性及产量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核桃树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和产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在远冠区各指标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种植密度处理的冬小麦旗叶P_(n)、T_(r)、G_(s)、F_(v)/F_(m)、Φ_(PSII)均低于相应远冠区。冠下区和远冠区的籽粒产量分别以M1和M2处理最高,分别为3212.19和3911.12 kg·hm^(-2)。综合来看,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冬小麦种植密度应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