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6h】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与豌豆间作对土壤水分、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概况

1.2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豆科禾本科间作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介绍

2.2 实验设计及材料

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总产量的效应

3.2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产量的影响

3.3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单株产量性状的影响

3.4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和豌豆产量性状的效应

3.5 种植模式对0~100 cm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3.6 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7 种植模式对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3.8 种植模式对NO3--N含量的影响

3.9 种植模式对土层全氮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玉米密度和行内间作对玉米豌豆两作物产量的影响

4.2种植模式对土层贮水量的影响

4.3种植模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4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5.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少、变化大且分布不均匀,加之地势高,有效积温低,限制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为提高当地作物产量,采用双垄沟覆膜技术改善田间土壤水分和温度是有效措施,改善作物的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是关键。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作是传统间作中最成功的组合。在不同的种植结构中合理密植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采用控制玉米播种密度(株间距)与行内间作豌豆的实验方法,利用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研究了玉米播种密度与行内间作对土地利用、作物籽实产量、土壤贮水量和肥力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最优的种植结构。
  实验于2014年与2015年在兰州大学黄土高原半干旱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在保持行距不变的情况下,控制玉米播种密度的株距分别设定为40 cm、50 c m与60 c m;在同一玉米行内相邻玉米之间分别不插播(作为对照)、插播1株和2株豌豆,由此形成9种处理组合,同时,对豌豆进行单播,株距分别为13.33、16.67、20、25及30cm。
  结果表明,两年内行内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且插播2株豌豆行内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受玉米播种密度即株距的影响较大,随玉米株距的增大,地上总生物量、籽粒总产量,玉米地上生物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并表现出玉米株距为40cm和50cm处理的籽粒总产量和玉米籽粒产量显著大于株距为60cm的处理,在玉米单播中M40比M60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27.8%,在2015年增产36.4%;在插播1株豌豆的的行内间作中M40P1比M60P1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26.9%,在2015年增产55.5%,比M50P1增产25.6%;在插播2株豌豆的的行内间作中M40P2比M60P2的总籽粒产量在2014年增产33.2%,在2015年增产26.6%,比M50P2增产19.7%。
  2014年,玉米株距40cm和50cm株间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较对应株距的单作能显著提高(P<0.05)籽粒总产量,而株距60cm的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2015年,玉米株距40cm和50cm株间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较对应株距的单作籽粒总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大于单作的趋势,株距60cm株间插播2株豌豆行内间作的籽粒总产量显著大于单作(P<0.05)。
  单株玉米的地上生物量随玉米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在玉米单播和行内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中玉米株距60cm处理的单株玉米籽粒产量大于40cm的处理,而在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中玉米株距对单株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小。豌豆单播的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随豌豆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单株豌豆的籽粒产量随豌豆株距的增大呈上升趋势。
  在玉米的全生育期中0~20cm土层的贮水量小于20~60cm和60~100cm的土层,各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豌豆单播0~100cm的土壤贮水量变化幅度小于玉米单播和行内间作,在豌豆收获后,各层的土壤贮水量相比玉米单播和行内间作变化幅度小,但趋势一致。
  在2015年测定的玉米和豌豆叶面积指数中,从6月7日开始,在每个测定日期内豌豆的叶面积指数都有单播大于插播2株豌豆的行内间作大于插播1株豌豆的行内间作;玉米的叶面积指数从6月22日之后有随玉米株距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单播的叶面积指数大于行内间作,但幅度不大。行内间作中玉米的遮阴作用使得豌豆的叶面积指数降低,而随着插播豌豆数目的增加也抑制了玉米的叶面积指数。
  在单作和行内间作中,0~20cm和20~40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有机碳在2014年的播种前,豌豆收获后和玉米收获后都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0~20cm和20~40cm土层的硝态氮含量在2014年和2015年都呈现先下降后平衡的趋势;行内间作对0~20cm和20~40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影响较小;玉米株距和豌豆株距对0~20cm和20~40cm土层的微生物碳氮、全氮,硝态氮和有机碳影响较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