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Ⅰ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4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CRRT的Ⅰ型CRS住院患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29-87岁,平均年龄为(69.2±15.3)岁。根据出院时患者存活或死亡,将其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CRRT前的一般资料和血液学指标,以及治疗情况。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器官衰竭数目、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应用升压药物的患者构成比,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尿素氮(BUN)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值分别〈0.05、0.01)。死亡组的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构成比和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值分别〈0.05、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CRRT的CRS患者的预后与其年龄(OR=1.054,95%CI为0.999-1.112)、NYHA心功能分级(OR=11.900,95%CI为1.272-111.351)、器官衰竭数目(OR=3.379,95%CI为1.373-8.318)、APACHEⅡ评分(OR=1.418,95%CI为1.141-1.762)、平均动脉压(OR=0.875,95%CI为0.799-0.959)、MPV(OR=1.789,95%CI为1.066-3.004)、BUN(OR=1.069,95%CI为1.004-1.138)、FBG(OR=1.336,95%CI为0.997-1.791)和应用升压药物(OR=0.529,95%CI为0.338-0.829)均相关(P值均〈0.05)。结论 Ⅰ型CRS患者行CRRT的预后较差,与患者的年龄、NYHA心功能分级、器官衰竭数目、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MPV、BUN和FBG水平,以及应用升压药物有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