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与传统非撑开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椎间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与传统非撑开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比较评价椎间撑开与传统非撑开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4年8月,应用传统环锯颈前路开窗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31~69岁。病程7个月~15年。1个节段22例,2个节段24例,3个节段7例。应用颈前路自动拉钩及Caspar椎体间撑开器系统,采用单节段单纯椎间盘切除,经椎间隙入路或多节段分别行椎间盘切除、椎管潜式扩大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8例(B组)。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33~74岁;病程5个月~18年。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34例,3个节段11例。X线片及MRI示不同程度椎间盘退变、突出,颈髓受压。统计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椎体融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标准评定改善率。结果有92例获随访3~5年,平均3.5年;A组42例,B组50例。A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椎体融合时间、颈椎病变节段单位手术前后高度差以及脊髓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6.80±28.41)min、(564.00±181.96)mL、(12.10±3.58)周、(1.30±0.67)mm和0.49%±0.14%,B组分别为(57.90±15.01)min、(317.50±136.92)mL、(9.75±1.36)周、(3.00±0.56)mm和0.71%±0.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脊髓损伤、钢板螺钉松动移位、植骨块松动各1例,髂骨区功能障碍4例;B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椎间撑开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整体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术式,并进一步完善了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使其更为科学、安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