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若尔盖西部草甸的基本类型、特点及近几十年来的变化

若尔盖西部草甸的基本类型、特点及近几十年来的变化

         

摘要

20 0 0年 8月对若尔盖西部草地的调查 ,确定了该地 18个草地群丛类型 (不包括典型的沼泽植被 ) .经群丛间Pearson最大相关系数配合生境作图 ,将该地区的草地群丛分成 3大类 ,即沼生草地、中生性草甸和旱生性草地 .各群丛的SW指数、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裸地面积按照生境序列作图 ,显示中生性草甸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 .群丛C和J分别是沼生和旱生植被与中生性草甸之间的拐点式过渡类群 ,其物种丰富度明显比周围的群丛低 ,生境转换关键种分别为鹅绒委陵菜和垂穗披碱草 .在草地物种组成上 ,杂类草占 81.3% ,莎草类仅占 6 .8% ;群丛建群种方面 ,杂类草占 6 1% ,莎草类占 2 8% ;在次优势种方面 ,杂类草和禾草所占比重都有所增加 .草原成分出现在从中生至旱生的的群丛中 ,在有些群丛中甚至成为次优势种 .沼泽消退、黄河河道附近沙化以及过牧的阳坡山地生长带刺的旱生化植被 ,说明当地正经历着干旱化的过程 ,原因不仅有自然的还有人为的 ,特别是草地的过度使用 .最后对当地草场的管理及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图 3表 2参 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