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8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90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且腹水病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腹水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2株(55.3%),革兰阳性菌35株(37.2%),真菌7株(7.4%)。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5.5%)和肺炎克雷伯杆菌(9.7%);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8%)。按时间分组,和前5年组相比,后5年组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而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低。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但近5年革兰阳性菌构成比有增加的趋势。临床应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