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

说“反讽”——对一种流行风格的探讨

         

摘要

近年美术创作上有一种流行风格,就是以反讽的方式描述现实或者历史. "反讽"作为文学艺术概念,大概是80年代之后才开始为中国文艺界广泛接受.在传统戏剧、曲艺中,虽然没有使用"反讽"这个词,但早就有成功运用反讽的经验.但在美术上,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多,开始时大家不太清楚它是什么意思.说简单一点,反讽就是说反话,就是在通常的意义之外包含着相反的意义.它来自外语IRONY,这个词的意思是;冷嘲、反语、反话.据说IRONY这个术语源于希腊戏剧中的一个处境艰难,但凭借机智战胜对手的人物的名字.语言学上指(事情的结果与预期相反的)命运(境遇)的嘲弄.苏格拉底经常在辩论中佯装无知,表面上接受对方的结论,然后用发问方法逐步引向相反的结论而驳倒对方.他的这种策略被看作欧洲文化史上最著名的以反讽为论战手段的事例--以智力低下的姿态,坐在智者的脚下,露出欣羡的神情,提出高深的学者不屑一顾的问题,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者的历史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