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浅水-间歇灌溉(SIT)、湿润-间歇灌溉(MIT)、传统淹灌(CSF)处理下寒地稻田的水稻生长动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SIT、MIT处理有利于形成低矮粗壮的稻杆,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性;整个生育进程,水稻叶面积指数大小均表现为MIT处理>SIT处理>CSF处理,且以分蘖中后期差异最为显著;与CSF处理相比,SIT、MIT处理显著增加了收获期穗干物质量和单株有效穗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提高了7.0%、9.5%,实际籽实产量分别增加了8.6%、11.9%。SIT、MIT处理为解决寒地井灌稻区井水低温减产问题提供了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