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生物学特征

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生物学特征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血管新生的生物学特征。[方法]采用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植块法培养CME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MECs特异性抗原。实验分组将大鼠缺血CMECs作为缺血组(I组),正常大鼠CMECs作为对照组(N组),采用噻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法测定细胞迁移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管腔结构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激酶(ERK)和细胞死亡相关分子(p5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CMECs具备典型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征,Ⅷ因子、CD31相关抗原免疫染色鉴定均为阳性。N组和I组迁移窗口期均为第1天,成管窗口期均为第2天,N组和I组的增殖窗口期分别为第3天、第6天。两组比较,I组迁移率、增殖率和成管率均低于N组,以迁移率降低最为明显(P<0.01)。I组ERK、p53 mRNA表达均高于N组(P<0.05)。[结论]缺血CMECs的血管新生能力明显降低,血管新生增殖窗口期改变,可能与ERK和p53mRNA表达的变化有关,为进一步研究其基因组学及药物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