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 >持续静脉及动脉注射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持续静脉及动脉注射吡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和表柔比星(EPI)经动脉及静脉途径持续注射的体内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40只成年新西兰雌兔随机均分为两组。THP组经髂内动脉或耳缘静脉持续注射THP 6 h,EPI组同法注射EPI。注射过程中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和子宫组织标本,注射完毕后,取心、肺和盆腔富含淋巴结的脂肪组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样本中的药物水平。结果THP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的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2±0.05)和(0.16±0.10)μg/mL(P>0.05),子宫组织中药物水平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注射时,血清中THP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47±0.15,约为静脉注射时的2/3(P>0.05),子宫组织中THP的AUC值为60.32±46.23,与静脉注射时基本相等(P>0.05)。EPI动脉及静脉注射时血清中药物峰水平分别为(0.13±0.07)和(0.23±0.13)μg/mL(P0.05)。动脉及静脉注射EPI,血清中的AUC值分别为0.57±0.25及1.07±0.22(P0.05)。动脉注射时,肺和心脏中的THP水平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2(P<0.01),EPI水平分别约为静脉注射时的1/3和1/2(P值均<0.05)。结论THP和EPI持续动脉注射时,靶器官中药物的分配略高于静脉注射,但未显示明显的优势;进入心脏组织的药物明显低于静脉注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