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西医学 》 >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的应用解剖学

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的应用解剖学

             

摘要

目的:观察上颌窦后壁的形态,测量上颌窦后壁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数据,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随机挑选30例成人干颅,其中15例行矢状面切片,另15例行水平面切片。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厚度;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的形态、大小;蝶腭孔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②将防腐处理的30侧正中矢状面成人头颅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上颌动脉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的长度及管径;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的位置、走行及其分支;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及大小。结果:①在颅骨矢状面上测量: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高度平均值为(19.21±3.42)mm;厚度平均值为(0.74±0.42)mm;上颌窦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厚度平均值为(0.63±0.31)mm。在颅骨水平面上观测:蝶腭孔呈圆形者占66.7%,其呈卵圆形者占20%,呈不规则形者占13.3%,外侧壁至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与内侧壁交界处的距离平均值为(2.45±1.33)mm。上颌窦后外侧壁后部的宽度平均值为(7.52±2.08)mm。②上颌动脉翼腭窝段位置变异较大,30%在靠近上颌骨颞下面时略呈直角向内进入翼腭窝;70%到达上颌骨颞下面时,紧邻该面行走,其主要分支包括蝶腭动脉、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圆孔动脉、翼管动脉。上颌神经翼腭窝段直径为(3.65±0.54)mm,斜向前外侧,紧贴上颌窦后外侧壁向上外侧走行。分为蝶腭神经、眶下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3大分支。翼腭神经节距离上颌神经下方(3.57±1.39)mm,上颌窦后外壁后部后方(3.17±1.08)mm。呈椭圆形者占43.3%,不规则形者占40%,圆形者16.7%。其直径平均值为(4.19±1.01)mm。结论:经上颌窦后壁入路手术治疗翼腭窝肿瘤凿开上颌窦后壁时,向内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内侧壁的交界处,向上不能超过上颌窦后壁与顶壁的交界处,摘除肿瘤时应仔细处理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的分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