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财经》 >对提高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思考

对提高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思考

             

摘要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部门,工业经济效益如何,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十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国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我轼业长期存在的经济效益低下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变,伴随着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边际收益率逐年下降。1985年我国全部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百元资金创造的利税约为24元,以后年份连续下滑,1986年、1987年、1988年分别下降为20.4元、19.9元、20.5元,百元销售收入的利税率1988年比1979年下降21.2%。2、亏损企业逐年增多,亏损总增强。据经工部门统计,1985年轻工业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有3960个企业亏损,1988年亏损企业增加到5396个,1989年的上半年亏损企业达到8429个。1990年我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高达35%,1-11月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89同期下降18.8%。1979年至1988年十年间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年均每年递增4.9%。3、可比产品成本超支率上升。1985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超支率为7.5%,1988年升为15.5%,1989上升率21.1%,成本超支额高达786亿元,4、固定资产产付使用率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建设投资总相当于前三十年总和,达6000亿元,然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在下降。1979年-1983年固定资产交付费用率平均为79.6%,而1984年到1988年固定资产交付费用率平均数低于72%。另外,在已形成的固定资产中有半数不能发挥效益。据粗略统计,1983年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闲置、半闲置设备价值达258亿元,已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有三分之一达不到设计能力的一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