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 >细菌素-纳米金壳核结构的形成和特性表征

细菌素-纳米金壳核结构的形成和特性表征

             

摘要

用经典的Turkevitch法制备的纳米金稳定性不好,易发生聚集沉淀。本研究在该法合成纳米金颗粒的基础上,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细菌素作为纳米金的帽子试剂,增强纳米金粒子的稳定性,同时借助纳米金穿透细胞膜的特点协助细菌素进入腐败菌内部发挥抑菌作用。优化纳米金颗粒合成过程中温度、pH值、时间对纳米金颗粒紫外-可见光谱、表面电势(Zeta电位)、粒径(nm)以及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确定平均粒径小、稳定性高的纳米金制备条件。将纳米金溶液与细菌菌体孵育,通过透射电镜(TEM)验证纳米金形貌以及纳米金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情况。结果表明,在溶液体系为微酸性(pH=5),100℃反应30 min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金在UV-vis光谱下具有最大吸收峰,Zeta电位达到最高绝对值,平均粒径最小,多分散性指数低,不易聚集,是纳米金最佳制备条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金为球形,粒径范围15~20 nm,与菌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纳米金能够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