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LASIK术后1~2年角膜前后表面形状及前房深度的变化

LASIK术后1~2年角膜前后表面形状及前房深度的变化

         

摘要

目的利用OrbscanⅡ测量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1~2年的角膜前后表面和前房深度值,探讨LASIK的相对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我院行LASIK的110例患者共210眼,按屈光度不同分成3组Ⅰ组-10.25D,每组各70只眼。利用OrbscanⅡ检查的结果,比较3组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图的数据,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角膜前表面高度图的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diff值)Ⅰ组为(-0.011±0.007)mm,Ⅱ组为(-0.021±0.009)mm,Ⅲ组为(-0.032±0.012)mm,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角膜后表面高度图的后表面顶点距理想球面的距离(diff值)Ⅰ组为(0.051±0.015)mm,Ⅱ组为(0.075±0.018)mm,Ⅲ组为(0.076±0.018)mm,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中央前房深度Ⅰ组为(3.408±0.335)mm,Ⅱ组为(3.487±0.314)mm,Ⅲ组为(3.388±0.339)mm,Ⅰ组与Ⅱ组、Ⅰ组与Ⅲ组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Ⅲ组差异有显著性。全部病例均无进行性角膜后圆锥及圆锥角膜。结论LASIK手术角膜瓣下保留250μm以上的角膜基质,是相对安全的。OrbscanⅡ随访角膜前后表面的形态和中央前房深度,对于LASIK术后随访和手术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