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核农学报》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以花育22号和06B16杂交后代衍生的包含146家系的RIL群体(F6、F7)为材料,不同年份种植,检测P1、P2及RIL群体各株系种子休眠性。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花生种子休眠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1年花育22号x06B16组合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均符合两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1-0),且主基因遗传率大于多基因遗传率。相关性分析表明该组合后代的种子休眠性与油酸(C18:1)和花生烯酸(C22:1)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棕榈酸(C16:0)和亚油酸(C18: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去种皮发芽试验检测的7个有休眠的材料中,除H13和H17外,其它材料去除种皮后的种子发芽率均在90%以上,表明花生种子休眠性与种皮有一定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