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热带地理》 >毒品贸易与国家主权破碎:基于缅甸北部的政治地理学分析

毒品贸易与国家主权破碎:基于缅甸北部的政治地理学分析

         

摘要

与中国云南省接壤的缅甸北部少数民族自治邦,包括掸邦和克钦邦,构成全球第二大非法毒品生产地的金三角核心区。通过借助历史档案和学术文献,聚焦缅甸北部,基于政治地理的视角,理清缅甸北部毒品贸易的历史起源,探讨了自缅甸1948年独立后毒品贸易给该国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危机,以及相应的地缘政治冲突和外部干预。文章试图回答的问题有:为什么毒品贸易能够在缅北扎根?毒品贸易如何影响缅甸政府在其北部山区的主权完整和领土控制?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毒品成为缅甸国内破碎主权和外部势力干预的原因和结果,毒品贸易以及与毒品相关的犯罪活动已经渗入缅北,严重危害了缅甸的主权完整。毒品贸易也为外部势力介入缅甸国内事务提供了契机。由于主体民族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同缅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间缺乏足够的信任,民族和解缺乏基础,也无法为全面禁毒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因而,缅北的毒品贸易和缅甸的国家建设相互影响,导致国家主权破碎化和外部干预,导致缅北成为亚洲最贫穷落后的地区。文章分析以毒品为核心的开源权力机制与非正式或者非法全球化,丰富了Agnew有关主权的理论,在实践方面有助于认识中缅边境安全的复杂性,促进云南同东南亚的跨国区域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